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沈炎宾研究员团队采用等比例双阴离子策略成功改善了富阴离子配位溶剂化结构电解液(以局部高浓电解液为例)锂离子传输效率,实现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的高电流倍率稳定循环,同时发现并验证了一种基于阴离子配位拓扑学对富阴离子配位电解液中锂离子传质效率影响的普适性规律。
基于阴离子不同配位位点类型将阴离子分为两类:单配位位点(中心对称)与多配位位点(非中心对称)阴离子。测量不同的等比例双阴离子组合构成的局部高浓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与锂离子电导率,发现其影响规律:并非所有阴离子组合均能对锂离子传输有正面影响;只有具有多配位位点的阴离子组合才能有效促进锂离子的传导,而中心对称单配位阴离子的组合则对锂离子传导影响甚微,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Dr. Ruowei Yi, Kui Xu, Wenlong Zhao, Zixu Ren, Dr. Qingyu Dong, Dr. Hui Shao, Prof. Yanbin Shen, Liwei Chen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2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