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文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特别是在双环硫肽成员的侧环构筑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J. Am. Chem. Soc. 2017, 139, 12105−12108;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6, 113, 14318-14323; Nat. Chem. Biol. 2011, 7, 154-60;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8186-18189; Org. Lett. 2019, 21, 1502-1505)。近期,该课题组对c型硫肽核心并环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完整阐释。通过基因组挖掘和基因功能的注释与比较,课题组首先将负责Sch40832结构中并环形成的相关基因锁定到schW(编码NADPH依赖的还原酶)、schX(编码甲基转移酶)、schY(编码P450酶)和schZ(编码F420H2依赖的还原酶)四个基因。通过体内异源表达技术,该课题组证实了这四个基因参与c型硫肽核心并环构建。进一步通过体外生化实验,该课题组对并环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证实:b型硫肽核心环首先被SchZ还原为a型硫肽核心环,紧接着在SchY催化下,哌啶与相邻噻唑发生氧化重排形成并环,生成c型硫肽中间产物。SchX和SchW则分别对并环上的巯基和醛基进行甲基化和还原,以形成稳定的成熟硫肽分子。这一工作拓展了硫肽类抗生素生物合成机制方面的研究,有望帮助和启示硫肽类抗生素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改造和创建新的硫肽类抗生素。
上述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2030002和21750004)、科技部(2019YFA0905400)和中科院(QYZDJ-SSW-SLH037)等相关项目的大力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