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河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Mater. Today Phys.(理论计算):双原子催化剂电催化CO转化为C2+产物的机理理解2023-09-19
电催化还原CO合成高附加值多碳产物(C2+)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重要策略。然而,设计高性能电催化剂对于实现其实际应用存在着巨大挑战。双原子催化剂拥有独特的双原子位点,可提供充足的几何空间同时容纳两个CO分子,从而进行电催化CO还原反应(CORR)中关键的C-C偶联反应。

 

在这一背景下,河南大学马东伟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段志遥教授等人以氮掺杂石墨烯负载的3d过渡金属双原子催化剂(M1M2@NG)为代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探究了双原子催化剂的CORR的催化机理和活性起源。
1
图1. (a) M1M2@NG DACs的结构示意图;(b) 21个DACs的形成能和结合能。
M1M2@NG DACs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可以预期双原子催化剂独特的几何结构可为同时吸附两个CO分子实现CORR中关键的C-C偶联反应提供充足的几何空间。
为了评估体系的稳定性,作者计算了21个候选材料的形成能和结合能。如图1b所示,与实验已经合成的DACs相比,除了Cu2@NG外,其他所有体系的形成能更低或相当。
这表明,除Cu2@NG外,所有的M1M2@NG双原子催化剂都是可以合成的。另外,除Cu2@NG外,所有体系的结合能都非常大(负值),因此可以推断这些体系的活性中心具有高的稳定性。
2
图2. (a) *CO-CO在21个DACs上的吸附自由能;(b)Co2和CrCo@NG上吸附*CO-CO的差分电荷密度;(c) CO自由分子轨道以及Co2@NG上吸附*CO-CO的LDOS、COHP;(d) CrCo@NG上吸附*CO-CO的LDOS、COHP。
如图2a所示, 21个体系的*CO-CO吸附自由能具有比较广的分布范围,这为优化CORR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机会。差分电荷密度(图2b)表明CO的吸附和活化应当遵循典型的Blyholder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CO的5σ轨道向过渡金属(TM)的d轨道捐赠电子,而TM将反馈电子到CO的2π*轨道。*CO-CO吸附的Blyholder机制可进一步被态密度和COHP证明(图2c和2d)。
值得注意的是,异核CrCo@NG的电荷重分布呈现出非对称性(图2b),实验发现这种非对称性有助于促进C-C偶联以及随后的质子化反应。
3
图3. (a) 10个体系的耦合自由能;(b) Co2和CrCo@NG上吸附*OCCO的差分电荷密度;(c) C-C耦合自由能与*CO-CO吸附自由能及*CO-CO吸附自由能与d带中心的线性关系;(d) C-C耦合自由能与d带中心及C-C耦合能垒与d带中心的线性关系。
如图3a所示,在10个能够同时吸附两个CO分子的体系中,Fe2、Co2、CrCo、MnCo以及FeCo@NG具有非常低耦合自由能,因此对于这5个体系直接C-C耦合的可行性非常高。进一步,从图3c可以看到 *CO-CO的耦合自由能与*CO-CO的吸附自由能具有非常好的线性标度关系,并且*CO-CO的吸附自由能与DACs的d带中心具有良好的线性标度关系。
因此,可以推断DACs的d带中心可以作为描述符预测C-C偶联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这可以从图3d得到印证。C-C偶联的反应自由能和能垒与DACs的d带心之间的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是0.78、0.72。这为未来设计用于CORR的双原子催化剂设计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指导。
4
图4. (a) 10个体系的限制电势和优先产物;(b) *CO和*H吸附自由能对比;(c) 溶解电势;(d) 第一性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调查了C-C耦合反应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了CORR,理论限制电势和优先产物如图4a所示、由于C-C耦合困难,Cr2、Mn2、CrMn、CrFe和MnFe@NG趋向于生成C1产物(甲醇)。相反,Fe2、Co2、CrCo、MnCo和FeCo@NG更倾向于生成C2+产物(乙醇或乙醛)。
在这5个体系中,异核的CrCo和MnCo DACs的具有非常高的乙醇活性和选择性,限制电势分别为−0.20和−0.34 V,C-C耦合能垒分别为0.52和0.57 eV,显著低于先前报道的大多数体系。此外,如图3b、3c和3d所示,这几个体系还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抑制析氢反应,并且具有高的电化学和热稳定性。
5
图5. CrCo (a, b) 和MnCo@NG (c, d) 的CORR自由能图和相应的反应中间体构型。
6
图6. PH = 13条件下CrCo (a) 和MnCo@NG (b) CORR的自由能图。
CrCo和MnCo DACs的CORR反应自由能图和相应的反应中间体构型如图5所示。CrCo@NG和MnCo@NG都更倾向于产生高价值的乙醇,具有相似的反应路径。
以CrCo@NG为例,首先*CO-CO到*OCCO的C-C偶联反应非常容易,其能垒仅为0.52 eV。此后,*OCCO的质子化倾向于在与Co原子的结合的C原子上发生,生成*COCHO。随后,*COCHO的质子化倾向于发生在左侧O原子上,形成 *HOCCHO,这一反应步的自由能变化是0.20 eV,是CORR的势控步。
反应路径从*HOCCH2开始分化,如果质子化发生在左侧O原子上,则形成CCH2,最终产物为乙烯。若在右侧C上进行质子化,将形成*HOCCH3,最终生成乙醇。在CrCo@NG上,*HOCCH3比*CCH2稳定得多,随后*HOCCH3继续被质子化*HOCCH3→*HOCHCH3→*HOCH2CH3,自由能分别下降0.17和0.03 eV。
此外,所生成的CH3CH2OH很容易从表面脱附,因此CrCo活性位点可以很容易恢复到原来状态以便下一反应循环。另外图6中的恒电势模拟进一步验证了CrCo@CG和MnCo@NG在碱性条件下对乙醇产物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7
图7. (a) Cr2、Co2和CrCo@NG体系的LDOS; (b) Co2和CrCo@NG体系吸附*HOCCHO/*OCCH2O中间体的构型和COHP。
相较于同核DACs,CrCo@NG和MnCo@NG存在显著的催化协同效应。以CrCo@NG为例(图7),相较于Cr2 活性中心Co(具有较低的d带中心)的引入可以促进*CO-CO的C-C耦合,将耦合能垒降至0.52 eV。而于Co2活性中心进行对比,Cr原子(具有较高的d带心)的进入可以有效稳定*HOCCHO反应中间体的吸附,从而驱动反应沿着生成乙醇路径进行。MnCo@NG DAC也具有类似的协同效应。
总结与展望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深入探讨了M1M2@NG DACs在CO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机制理解。这项研究揭示了C-C偶联反应(*CO-CO →*OCCO)的反应自由能和偶联能垒与过渡金属双原子催化剂的d带中心紧密相关:具有较高d带心的体系对CO的吸附更强,但是C-C偶联过程更难,因此d带中心可以作为描述符来预测CORR中C-C偶联反应(*CO-CO →*OCCO)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在21个双原子催化剂中,10个体系能够同时吸附两个CO分子,其中Fe2、Co2、FeCo、CrCo、MnCo@NG等体系选择性生成C2+产物(乙醛和乙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CrCo和MnCo@NG生成乙醇的活性和选择性非常高,其C-C耦合能垒分别为0.52和0.57 eV、限制电势分别为-0.20和-0.34 V。进一步,作者又利用巨正则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验证了CrCo和MnCo@NG DAC在碱性条件下对乙醇产物的高活性和选择性。另外,与相应的同核双原子催化剂相比,CrCo和MnCo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催化协同作用,这可归因于两个不同过渡金属原子的d轨道电子协同效应。这项工作为理解过渡金属双原子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合成高附加值多碳产物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强调了构建异核双原子活性位点实现用于电催化CO还原反应的高性能电催化剂的可行性,为未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马东伟教授团队致力于能源材料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机制和催化剂设计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工作,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J. Mater. Chem. A、J. Energy Chem.、Phys. Rev. Appl.、J. Phys. Chem. C、Phys. Chem. Chem. Phys.、Mater. Today Phy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其中有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且还受邀在J. Phys. D: Appl. Phys.上发表了题为“Double-atom catalysts for energy-related electrocatalysis application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的综述文章(Topical Review),该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
文献信息
H., Li et.al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ctr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 into C2+ products by double-atom catalysts. Mater. Today Phys., 2023, 37, 101203.
http://doi.org/10.1016/j.mtphys.2023.101203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