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唐智勇团队AM:p-CuSiO3/CuO高效电还原CO2制多碳产物2023-10-23
电化学CO2转化为增值多碳(C2+)化学品有望减少CO2排放和推进碳中和,但是由于C-C偶联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有限,实现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仍然还面临挑战。

 

基于此,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唐智勇研究员等人报道了一种无定形CuSiO3包裹多孔CuO(p-CuSiO3/CuO),以最大化活性界面位点,从而有效地将CO2还原为C2+产物。p-CuSiO3/CuO催化剂在-1.2 V下的H-型电池中显示出优异的C2+法拉第效率(FE),在0.1 M KHCO3条件下为77.8%;在电流密度为400 mA cm-2、1 M KOH条件下的流动电池中,C2H4和C2+ FEs分别为82.0%和91.7%。
1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CuSiO3(201)中*COOH通过C与Cu原子结合在CuSiO3(201)/CuO(110)上的吸附比CuO(110)中的吸附更稳定,导致*COOH的形成能相对于CuO(110)(1.56 eV)降低0.74 eV。
在还原CO2RR过程中,作者利用带羟基的CuSiO3(201)将Cu的价态调整为Cu+,用Cu(110)表示Cu0。因此,*CO与*COH耦合生成*OCCOH的关键描述符。
2
此外,CuSiO3(201)/Cu(110)对*OCCOH的生成能为-0.06 eV,明显低于Cu(110)(0.39 eV)。*CO-*COH偶联在CuSiO3(201)/Cu(110)界面的最佳吸附构型是羰基C与Cu(110)中的Cu原子结合,羟基C与CuSiO3(201)中的Cu原子连接。CuSiO3(201)/Cu(110)上CO2以ΔG=0.33 eV还原为*COOH,低于Cu(110)。
因此,CuSiO3(201)/Cu(110)保留了更高的表面*CO覆盖。*CO-*CO向*CO-*COH的转化是速率决定步骤(RDS),界面的存在促进了质子传递,使*CO加氢成为*COH,然后与相邻的*CO偶联。总之,丰富的界面激活CO2并促进关键的C2中间体*OCCOH的形成,有利于C2H4的合成。
7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 to Multicarbon Products at CuSiO3/CuO Derived Interfaces in Ordered Pores. 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5508.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