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孙予罕/王慧研究员团队:碱金属助力Co2C催化CO2加氢制乙醇2021-04-29
 研究背景
A. 催化剂的稳定性和CO的活化控制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大量的CO2被排放到了大气环境中,造成了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寻找CO2资源化利用以实现“碳中和”的策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CO2加氢转化为乙醇是一条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途径,其中乙醇不仅是基础的化学原料,还可作为清洁燃料和储氢载体。目前,该反应由于难于精准控制CO活化和C-C偶联(普遍接受的机理为CO插入CHx)导致乙醇选择性和时空收率(STY)较低。具有优异C-C偶联能力的Co2C在醇类化合物中制备中能获得较高的选择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由于它的化学特性,易于在较高温度下被H2还原为金属Co,从而导致过多的CO解离加氢生成CH4,降低了反应中CO/CHx比,不利于乙醇的生成。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解决催化剂稳定性和CO吸附和活化调控的策略。
B.被忽视的碱金属作用
在传统的认知中,碱金属的作用一般都只作为简单的电子助剂,为活性金属提供电子,促进反应物或中间物种的吸附。而近年来一些文献报道了贵金属能与碱金属形成M-Nx-O或M-O-N结构(M代表贵金属,N代表碱金属),在载体上实现了单原子分散并稳定存在。这说明碱金属不仅仅是电子助剂,还可作为结构助剂调控催化剂结构,但这往往未能被发现。
C.研究的出发点
我们结合上述的思考,提出是否可以结合碱金属的电子和结构效应协同地作用于Co2C,进而影响Co2C的结构和电子性质,提高其稳定性并调控CO活化。在Co2C催化剂的碱金属助剂影响研究中,大多数都关注Co2C原位生成的探讨,认为碱金属仅作为电子助剂,促进CO的吸附和解离,利于金属Co或Co氧化物原位渗碳转变为Co2C。我们基于此实现了碱金属与Co2C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并做了详细深入的研究。
催化性能
在碱金属中(Li到K),Na的加入能获得最佳的总醇选择性和乙醇STY,因此,针对Na进行了详细探究。评价结果显示,随着Na含量提高,逆水气变换反应(RWGS)被促进,CH4选择性被显著抑制,高含量的Na(>1 wt%)明显提高了总醇选择性和乙醇STY,其中醇产物分布偏离了传统的Anderson-Schulz-Flory (ASF)分布。对催化剂进一步优化,发现当加入2 wt% Na时,CO2的转化率在310℃下可达53.2%,乙醇STY为1.1mmol g-1 h-1(C2+OH/ROH为91.3%),是不加Na的10倍。
▲Fig.1 Catalytic performanc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250 °C, 5 MPa, WHSV=6000 ml g-1 h-1, and H2/CO2/N2 = 73/24/3. (a)and (b) CO2 conversion and product selectivity of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alkali metals and Na contents. (c) Alcohol distribution and ethanol STY. (d) ASF plots of alcohol. (f) CO2 conversion, product selectivity, and ethanol STY of the 2%Na-Co/SiO2 catalyst within 100 h time on stream. (g) CO2 conversion, product selectivity, and ethanol STY of the 2%Na-Co/SiO2 catalyst from 220 to 310 °C.
Na的结构效应
XRD结果显示,只有当Na含量高于1 wt%时,Co2C才可以在反应过程中稳定存在。CO-TPR,XPS和XANES等一系列表征证明了Na与Co2C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形成Na-Co化学键),且可以被调控,含量越高相互作用越强,进而形成稳定的Na-Co2C结构。通过BET, CO-脉冲,HAADF-STEM和EXAFS等表征发现,强相互作用可以诱导Co氧化物和Co2C分散度提高,同时减小了其颗粒尺寸,此结构效应有效地提高了RWGS反应速率和乙醇STY,CO插入效率也大大提高。
▲Fig. 2 EDX element maps of the calcine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Na contents for the selected STEM imaging regions. (a) 0.5 wt% Na. (b) 2 wt% Na. (c) 5 wt% Na.
CO的吸附活化调控
原位吸脱附实验证明了随着Na与Co2C相互作用的增强,Lewis酸性位点增加,CO2和CO吸附增强,其中CO主要是吸附在Na-Co2C位点。当Na含量为2 wt%时,即相互作用适中时,CO2和CO的吸附数量最多,且吸附强度最强,醇的选择性和STY最佳,相反过强的相互作用(5 wt% Na)会易于CO脱附而导致高CO选择性。DFT理论计算表明了Na在Co2C(111)上的吸附主要是形成Na-Co化学键,即Na-Co2C稳定结构。Na的加入明显的降低了CO2和CO吸附能,且有效的抑制了CO的解离活化,而对H,CHx等物种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因此Na的加入可以提高CO/CHx比,使得催化剂表面能有充足的CO插入到CHx中形成乙醇。
▲Fig. 3 The regulation of CO activation revealed by DFT. (a)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f Co2C (111), Na-Co2C (111), and 2Na-Co2C (111) (blue: Co atom; grey: C atom; purple: Na atom). (b) The charge density calculations of Na adsorbed on Co2C (111) surface. (c) The charge density calculations of CO2 adsorbed on Na-Co2C (111) surface. (d) Energetic information for direct CO dissociation (black) and H-assisted CO dissociation (red) process on Co2C (111) and Na-Co2C (111) surface.
结论
碱金属不仅可作为电子助剂还可作为结构助剂,它们可以协同地作用于活性金属,改善催化性能。本文调控了Na与Co2C相互作用,获得了稳定的Na-Co2C催化结构,且成功调控了反应过程中的CO吸附和活化,提高了乙醇的选择性和STY。此研究有利于碱金属更广泛的应用,并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策略去调控催化剂结构和催化过程。
个人心得与体会
我们往往会忽视对简单催化体系的研究,从而忽略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催化本质。研究伊始我们也认为,碱金属的作用就是作为单一的电子助剂,仅对反应物的吸附有影响,并无太大新意。本文第一作者为张书南博士,当他加入高含量的碱金属后,在其结构表征中发现了新的结果,通过反复讨论,及大量资料查询和实验验证,确认了它在碳化物中重要的结构效应。综上,他认为在科研过程中应该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勇于质疑,追本溯源,解释催化本质问题,这样在设计或面对更为复杂的催化体系时,才能游刃有余,理解其中的奥秘。
课题组介绍
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二氧化碳合成燃料和化学品(甲醇、乙醇、醛以及烃类化合物)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工作,其中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已经完成5000吨/年工业试验。
王慧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要从事CO2/CO制高附加值化学品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及其技术开发工作。获“Shell(壳牌)”中国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先导、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
孙予罕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要从事含碳资源与CO₂转化利用中催化和工程研究,以及相关纳米材料及其在绿色化学和光学中的应用研究,包括近期的清洁能源战略与解决方案研究。至今,已在Nature, Science, Nature Chem, Nature Comm, Science Advance,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Angewandte Chemie, Green Chemistry, Chemical Communication, ACS Catalysis, Journal of Catalysi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atalysis Toda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并先后多次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山西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6337321003337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