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团队AFM:碘掺杂PEO电解质实现无枝晶固态锂金属电池2022-01-05

最近,电池界对采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替代液态有机电解液的兴趣越来越大,因为它们的优势是溶剂用量少或不含溶剂以提高运行安全性,材料密度相对较低接近液态电解液,以及具有易于加工成薄膜的软聚合物组件。然而,高还原性锂金属与常用的聚环氧乙烷(PEO)电解质接触时,会发生副反应形成Li2O、C2H4和H2,造成SPE与锂金属之间的初始接触不良。随后,在循环中容易导致枝晶生长和高电池阻抗。

鉴于此,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教授刘铁峰教授提出了在PEO电解质中掺杂痕量碘(I2),以在锂金属表面上实现稳定的界面相,从而实现长时间电池循环。来自碘添加剂的三碘离子(I3)可以与PEO的-C-O-C-键配合,从而提高SPE的离子电导率。此外,I3可与死锂和Li2O自发反应,在锂负极表面原位形成致密且均匀的碘掺杂SEI层,最终降低界面电阻和并抑制枝晶生长。因此,当与LiFePO4正极匹配时,全电池在0.5 C和50 °C下300次循环后表现出更高的容量(150 mAh g-1)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容量保持率为96.5%)。这项工作为使用卤素设计固态锂金属电池开辟了一条有前景的途径。相关成果以题为“Interfacial and Ionic Modulation of Poly (Ethylene Oxide) Electrolyte Via Localized Iodization to Enable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发表在《AFM》上。

I2掺杂PEO电解质的制备及表征

PEO、LiTFSI和I2在乙腈溶剂中混合然后浇铸即可得到I2掺杂的PEO-LiTFSI膜(PEO-LiTFSI-I2)。当在PEO-LiTFSI电解质中加入1 wt% I2后,PEO-LiTFSI-1wt% I2中PEO的结晶度降低,离子电导率提高到7.17 × 10−5 S cm−1(50 °C)。此外,拉曼光谱显示,碘以I3而非I2的形式存在于PEO聚合物中。I3主要是由于I2和PEO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体而言,当溶解在乙腈中时,I2通过接受来自给电子替代物(PEO)的电子而被还原为I,然后所得的I与中性I2反应生成I3 聚阴离子。1H-NMR光谱显示了PEO通过-C-O-C-极性基团与I3单元配位的化学原因。因此,I2添加剂可以降低PEO的结晶度并促进PEO链段的运动。此外,I3与PEO中的-C-O-C-相互作用,有效削弱了Li+与醚氧基之间的键合力,从而促进了Li+的有效传输。

图1 有/没有I2添加剂的LFP/Li电池中PEO电解质和锂金属之间的界面

图2 I2掺杂PEO电解质的表征

Li/Li对称电池性能

在 0.1 mA cm-2和 0.1 mAh cm-2条件下,使用原始PEO-LiTFSI电解质的电池保持了约245小时的有限循环寿命,平均过电位为127 mV。从循环后锂金属的SEM图像观察到多孔和松散的锂金属表面,这会抑制锂离子扩散和并使锂枝晶在界面上的萌芽。相比之下,使用PEO-LiTFSI-x wt% I2 (x = 0.5、1和1.5)电解质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并且所有锂金属负极在循环显示后都表现出光滑的表面,没有任何凸起,这意味着锂沉积均匀且稳定。特别是,PEO-LiTFSI-1 wt% I2电解质能够在63 mV的低平均过电势下实现超过570小时的长寿命。此外,采用含1 wt% I2电解质的电池性能最优。I3优先与由Li碎片和Li2O组成的死锂反应。然而,I3超过平衡含量会造成活性锂的腐蚀,从而导致锂金属与PEO接触不良,进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图3 对称电池性能

界面形态分析

在没有I2掺杂的情况下,电解质与锂负极间界面具有块状结构,并且可以看到高度有序的结晶Li和Li2O颗粒。此外,原始PEO-LiTFSI电解质和锂负极之间的界面氧含量高达85.89%,氧元素主要以Li2O的形式存在。而掺杂I2后,几乎没有改变界面层的块形貌,但可以观察到嵌入非晶层中的Li、Li2O、LiI和LiIO3纳米晶体(无定形组分可以识别为聚合物锂盐),形成碘掺杂的有机-无机镶嵌界面。

图4 界面形态分析

SEI成分分析

XPS表征显示,PEO基电池中形成的界面的主要成分是Li2O和无定形聚合物(ROCO2Li),这导致离子传导电阻很大。随着微量I2掺杂,界面中组分的含氧物种没有明显变化,但与ROCO2Li相比,Li2O的峰值强度明显降低,这对应于氧质量含量从45.23%减少到39.03%。此外,在I 3d光谱中可以观察到分配给I2、LiI和LiIO3的峰。XPS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种I掺杂界面相的组成,这可以减轻PEO电解质与锂金属之间的副反应。此外,原位拉曼表征证实,在充放电过程中I3将与Li和Li2O相互作用形成LiI和LiIO3的界面钝化层。

图5 SEI成分分析

LFP/Li全电池性能

使用原始PEO-LiTFSI电解质的LFP/Li全电池容量衰减快(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 47.8%)。相比之下,使用I2掺杂电解质,LFP/Li全电池在0.5 C时显示出优异的容量保持率和更小的极化。300次循环后,全电池仍可提供150 mAh g-1的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96.5%。此外,使用I2掺杂电解质的电池比原始电池具有更高的初始容量。这一发现表明,一些碘物质显著加速了锂离子通过界面和电解质内部的传输,这共同有助于提高电池容量。

图6 固态锂金属全电池性能

总结:作者将一种新型I2添加剂引入PEO基电解质中。在SPE合成过程中,碘实现了I2向I3的转化,并进一步与PEO中的-C-O-C-键配位,使复合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此外,电解质中碘物质的均匀分布使锂金属负极表面原位形成I掺杂的钝化层(LiI和LiIO3)。嵌入无定形聚合物锂盐中的碘化物和Li2O共同构成了有机-无机镶嵌SEI 膜,这减轻了电解质与锂金属之间的副反应,并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此外,形成的I3可以与死锂和Li2O反应以调节锂金属表面。受益于I2掺杂的多种功能,固态锂金属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容量。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111026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