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清华大学朱永法&江大潘成思最新Angew:激发态偶极矩调控卟啉光催化制H₂O₂!2025-10-18

通过同时发生氧还原反应(ORR)和水氧化反应(WOR)在有机光催化剂上实现H2O2生成,理论上具备100%的原子经济性。

然而,这类有机体系中的电荷分离与传输机制仍不清楚,尤其是在传统的分子设计中,基于基态偶极矩(μg)的策略往往无法准确预测其光催化行为。

2025年10月8日,清华大学朱永法、江南大学潘成思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Unveiling the Role of Excited-State Dipole Moment: Governing Non-Sacrificial H2O2 Generation on Porphyrin Photocatalysts》的研究论文,Yaning Zhang、Jiawei Zhang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朱永法、潘成思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1
在本文中,作者合成了一系列羧基修饰的四苯基卟啉超分子光催化剂(TPP-(COOH)n,n=1~4, 8),探究其构效关系。

结果发现,其H2O2生成活性顺序为:TPP-(COOH)2 < TPP-(COOH) < TPP-(COOH)3< TPP-(COOH)8 < TPP-(COOH)4,活性随激发态偶极矩(μe)的增加而增强,而非传统所关注的μg或羧基数量。

μe受羧基取代引起的O 2p轨道中心偏移影响,通过构建内建电场主导电荷分离与传输过程。

此外,激子解离研究表明,低介电常数的TPP-(COOH)n具有显著延长的激子寿命(约5 ns),使μe成为决定活性的关键因素。

基于该认识,作者设计了一种高μe的酞菁超分子光催化剂(H2Pc(COOH)8),实现了创纪录的H2O2生成速率和18.7%的量子效率。

本研究确立了μe作为有机光催化剂H2O2生成活性的预测参数。

2
图1:TPP-(COOH)4(TCPP)超分子光催化剂上H2O2生产路径及其可能的偶极场的示意图。
3
图2:具有不同羧基取代基数量的羧基苯基卟啉的表征。a)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分子的分子结构;b)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分子的飞行时间质谱;c)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固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d)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固体的光致发光光谱(激发波长420 nm);e)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固体的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f)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固体的能带边缘电位。E(RCOOOH/RCOOH)指过乙酸的氧化还原电位。ECB、EVB和NHE分别代表导带边缘电位、价带边缘电位和标准氢电极电位。
4
图3:TPP-(COOH)n超分子的光电化学和光致发光衰减测量。a)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固体的瞬态光电流;b)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固体在光照下的电化学阻抗谱奈奎斯特图;c)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固体的表面光电压谱;d)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固体的光致发光衰减光谱。b) 图中的插图为所使用的等效电路阻抗模型,其中Rs代表溶液电阻;Rct代表电荷转移电阻;CPE代表电解质/电极界面的常相位元件。
5
图4:电荷分布与-COOH取代的TPP结构之间的关系。a) 由静电势着色的电子密度等值面;b) O 2p带中心与-COOH基团数量的关系;c)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的激发态偶极矩、实验测得的基态偶极矩、计算得到的基态偶极矩以及O 2p带中心。计算得到的基态偶极矩和电子密度/静电势图通过密度泛函理论、B3LYP泛函、6-31G基组计算得到。
6
图5:TPP-(COOH)n(其中n = 1~4, 8)的内建电场。a) 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示意图以及黑暗条件下(黑线)和光照条件下(红色虚线)的示意性能带图,其中ΔCPD = CPD光照 – CPD黑暗,Efn是电子的准费米能级,Efp是空穴的准费米能级;b)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的表面电位;c)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的表面电荷密度;d) TPP-(COOH)、TPP-(COOH)2、TPP-(COOH)3、TPP-(COOH)4和TPP-(COOH)8超分子的激发态偶极矩、实验测得的基态偶极矩、计算得到的基态偶极矩以及光照下内建电场强度。
7
图6:TPP-(COOH)n超分子的H2O2生产性能及偶极矩。氧气鼓泡,溶液:50 mL,温度:353 K,催化剂:1.5 g L-1,光源:氙灯带420 nm截止滤光片。平均值的误差棒为三次独立H2O2生产测试的标准偏差。a) 在10 vol%乙二醇中的H2O2生产性能;b) 在10 vol%乙二醇中的偶极矩和H2O2生产速率;c) 在纯水中的H2O2生产性能;d) 在纯水中的偶极矩和H2O2生产速率。
0
图7:TPP-(COOH)n(其中n = 1~4, 8)超分子在 a) 水和 b) 10 vol% 乙二醇中的光致发光衰减光谱。5 µM TPP-(COOH)4超分子异相溶液在 c) 水或 d) 10 vol% 乙二醇作为溶剂时,在不同时间延迟下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泵浦波长 = 440 nm)。e) 激子弛豫的简化动力学模型以及激发态偶极矩影响活性的可能机制。
综上,作者系统揭示了激发态偶极矩(μe)在调控有机卟啉超分子光催化剂非牺牲性H2O2生成中的决定性作用,突破了传统以基态偶极矩(μg)或官能团数量为依据的设计思路。
通过构建一系列羧基取代数目不同的四苯基卟啉超分子(TPP-(COOH)n),研究发现其光催化活性顺序与μe高度一致,而非μg或羧基数量。
结合理论计算与多种光谱表征,作者证实μe通过调控分子内电荷分布和内部电场强度,显著影响光生激子的分离与传输行为,进而决定H2O2的生成效率。
尤其是在纯水体系中,卟啉类有机半导体展现出长达约5 ns的激子寿命,使μe对电荷行为的调控作用更加显著。
基于该机制,作者进一步设计出具有高μe的新型酞菁超分子光催化剂H2Pc(COOH)8,实现了58 mM h-1 g-1的H2O2产率和18.7%的量子效率,刷新了同类材料的性能纪录。
该研究不仅为有机光催化剂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也强调了激发态性质在光催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Unveiling the Role of Excited-State Dipole Moment: Governing Non-Sacrificial H2O2 Generation on Porphyrin Photocatalysts. Angew. Chem. Int. Ed., 202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1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