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链工程调控氮化碳的载流子迁移及表面性能用以提高光催化活性2022-01-30

研究背景

石墨相碳化氮(g-C3N4)因其高的稳定性、无毒、适宜的禁带宽度及简易制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是,由于 g-C3N4 高度对称的三嗪结构,加速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几率。前期大量的研究工作希望通过构建异质结、耦合助催化剂、形貌调节和表面修饰等手段用以提升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这些修饰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荷传递问题。另外,反应物与载流子的表面反应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并不能同时兼顾。

为此,我们(贵州大学陈鹏老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简便的策略,利用蜜勒胺与甲醛的聚合,将两亲性碳和 C-O-C 链嵌入氮化碳骨架中。通过两亲电子桥的引入,C3N4 的光生载流子迁移率、活性物质(超氧自由基、单线态氧)产量以及表面两亲性有着显著改善。该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并选为封面文章(Outside Front Cover)。

研究亮点

亮点 1: 利用简单的羟醛缩合法将两亲性链嵌入氮化碳的骨架中。

Fig. 1 (a) Schematic of COCN synthesis, (b) SEM, (c) TEM and (d–f) elemental mapping images of COCN-2.

Fig. 2 (a) solid-state 13C NMR spectra,(b) XRD,(c) FTIR spectra,XPS survey spectra of COCN: (d) C 1s, (e) N 1s, and (f) O 1s
亮点 2: 新嵌入的两亲性链作为电子桥有利于载流子迁移及表面活性。

Fig. 3 (a) PL (λEx=380 nm), (b) transientfluorescence, (c) photocurrent and (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of as-prepared samples.

Fig. 4. Contact-angle of thioanisole on the surface of (a) C3N4, (b) COCN-1, (c) COCN-2 and (d) COCN-3.
亮点 3:  链调控的碳化氮具有优异的硫醚选择性氧化性能和光催化产氢活性

Fig. 5. (a) time dependent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over different catalysts. (b) Cycling performance of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over COCN-2. (c) Cycling test of photocatalytic selective oxidation of sulfides over COCN-2.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碳化氮链的调控,能诱导载流子的高效迁移及活性物种的提升。另外,碳化氮的两亲性碳链有助于硫醚及水的吸附,使得该材料不仅在氧化硫化物为亚砜方面具有优越的光催化活性(光照 3 小时后,转化率和选择性接近 100%),约为原始 C3N4 的 7 倍,而且具有优异的产氢性能(34.9 μmol h-1)。因此,本文通过链工程的调控研究,可为有机碳基光催化剂提升载流子迁移和表面反应提供些许参考。

论文信息

  • Linkage engineering mediated carriers transfer and surface reaction over carbon nitride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Shilian Yang, Qian Wang, Qiuchen Wang, Gen Li, Tianxiang Zhao,  Peng Chen*(陈鹏,贵州大学), Fei Liu* and Shuang-Feng Yin*(尹双凤,湖南大学)
    J. Mater. Chem. A, 2021, 9, 21732
    http://doi.org/10.1039/D1TA03813C

主要作者简介

陈鹏 讲师
贵州大学

陈鹏,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讲师,致力于光催化小分子转化、废水处理、重金属脱除等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J MATER CHEM A, Appl Catal B: Environ, CHEM ENG SCI, ACS SUSTAIN CHEM ENG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刘飞 教授
贵州大学

刘飞,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省管专家、贵州省百层次人才、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 2015 年-2016 年期间在牛津大学化学系访学研究。领衔建设贵州省能源资源转化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致力于碳基小分子催化转化及新能源材料设计开发。以通讯作者身份在 J MATER CHEM A, GREEN CHEM, CHEM ENG J, CHEM ENG SCI, ACS SUSTAIN CHEM ENG, IND ENG CHEM RES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 10 余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 2 项。

尹双凤 教授
湖南大学

尹双凤,博士,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先进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国家万人计划、湖南省 121 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先后在北京化工大学、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浸会大学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 863 计划等多项课题项目,在化工材料、催化工艺、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70余件,授权近 50 余件,部分成果已许可转让;在 JACS、ACIE、AIChE J、CES 等国际化学化工材料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 250 余篇。荣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协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催化委员会均相催化青年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奖励与荣誉。兼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催化与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催化学报》、《过程学报》、《化工学报》等期刊编委等。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等奖励。

杨仕莲 硕士
贵州大学

现就读于贵州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光催化小分子转化方向。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