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中山大学石建英: 金属-有机分子笼在g-C3N4半导体上的固定以提高光催化产氢性能2019-07-01
DOI: S1872-2067(19)63387-5

前    言
2019年6月,《催化学报》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石建英副教授和刘军民教授团队在太阳能光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均相金属-有机分子笼产氢器件在二维石墨相C3N4半导体表面的多相化方法,并获得了远高于均相体系光催化产氢性能。

背景介绍
可见光驱动水分解制氢是实现太阳能向清洁化学能转化的有效策略,多相半导体催化剂和均相分子基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均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我们发展的集合了8个光敏金属有机钌中心和6个催化Pd2+中心于一体的金属-有机分子笼产氢器件[Pd6(RuL3)8]28+(MOC-16),在单一分子笼内构筑出多个相互独立的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通道,实现了电子的定向转移和能量的高效传递,获得了高达380 μmol h-1的初始产氢速率和635的TON(48h) [1-2] 尽管金属有机分子笼具有高的产氢性能,但长时间光照后金属-有机分子笼的解离,导致其催化性能显著降低。

 

本文亮点
MOC-16/g-C3N4催化剂在实现MOC-16多相化的同时,继承了MOC-16本身多光敏中心,多催化中心以及电子的定向转移和能量的高效传递性能,同时氮化碳光电子向MOC-16的转移进一步促进了产氢性能的提高。

研究思路
均相催化剂多相化是解决分子基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途径。针对MOC-16光照条件下解离后钯纳米颗粒团聚致使催化剂失活的问题,我们以二维片层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为载体,基于MOC-16与氮化碳表面的静电和π-π相互作用,以及与其边缘配位不饱和键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MOC-16在氮化碳基底的高分散性固载。

图文解析

图1. 论文中出现的Figure 2 (a) HRTEM image of g-C3N4; HRTEM image (b) and elemental mapping images (c-h) of 10 wt% MOC-16/g-C3N4.

要点:

MOC-16/g-C3N4和g-C3N4的形貌均为卷曲的不规则膜状结构,元素分布图像显示来自于MOC-16的Ru和Pd元素在g-C3N4表面均匀分布,表明成功实现了MOC-16在二维g- C3N4表面的均匀分散。

图2. 论文中的Figure 3 (a) H2 evolution on MOC-16/g-C3N4 with different MOC-16 content; (b) H2 evolution on RuL3/g-C3N4, Pd/RuL3/g-C3N4 and physical mixture of MOC-16 and g-C3N4; (c) Three cycles tests for 10 wt% MOC-16/g-C3N4; (d) accumulated TON and TOF based on Pd-center for 10 wt% MOC-16/g-C3Nin 15 h.

要点:

10 wt% MOC/g-C3N4表现出最高的产氢速率2021 μmol·g-1·h-1,并优于空白对照组的产氢效果,循环15 h时的TON(Pd)为517,TOF(Pd)值约36 h-1,与MOC-16均相催化剂48小时的TON(Pd)值为638、TOF(Pd)值约为30 h-1相比,催化剂MOC/g-C3N4在产氢效率和稳定性上有明显提升。

图3. 论文中出现的Figure 4 (a) UV-Vis absorption of MOC-16/g-C3N4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 composition of MOC-16; (b) photocurrent-time (it) curves of 10 wt% MOC-16/g-C3N4 and MOC-16; (c) XPS spectra of MOC-16, pristine, and recycled 10 wt% MOC-16/g-C3N4.

要点:

紫外可见光谱表明,MOC/g-C3N4的可见光吸收延伸至700 nm左右。瞬态光电流响应结果表明MOC和g-C3N4之间存在有效的电子转移。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MOC-16在g-C3N4表面固载前后,Pd的结合能保持不变,但经过三轮连续循环产氢后,催化剂中出现了单质Pd的XPS谱峰,即部分二价钯被还原为零价,这源于光催化过程中电子不断流向Pd,而缓慢的电子消耗动力学导致Pd-N键的断裂。

图4. 论文中出现的Figure 5 A proposed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photochemical process.

要点:

MOC和g-C3N4之间具有相互匹配的氧化还原电位,光生电子从g-C3N4向MOC-16的转移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作为产氢位点,金属Pd中心利用来自于Ru吸光中心和C3N4的光电子实现了质子的还原。

全文小结
1. 发展了均相MOC-16催化剂在氮化碳表面的固载方法,在实现其多相化的同时,获得了远高于均相的催化产氢性能。

2. 相比于均相MOC-16催化剂,MOC-16/g-C3N4实现了在水相中催化反应,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更加经济、环保,为制备性能优良的光催化剂提供了借鉴,并拓展了g-C3N4与MOCs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扩展版中文摘要

       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水制氢是一种太阳能转化策略, 各种异质结半导体和均相分子器件在光催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课题组曾开发了一种含多个吸光中心和催化中心的金属-有机自组装分子笼Pd6(RuL3)8(BF4)28(MOC-16), 并研究了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  尽管该笼子定向电子通过多个独立的通道转移实现了高效制氢, 但仍存在均相催化剂的典型缺点, 即在光催化过程中, 笼子分解后钯纳米颗粒团聚致使催化剂失活.  而二维片层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大量的共轭π电子和终止边缘以构成氢键, 是构建杂化材料的理想基底.  在此基础上, 本文采用简单的制备方法将MOC-16分立固定在g-C3N4基质上, 得到异质体系MOC-16/g-C3N4, 相比其均相组分, 该新型催化剂具有更优良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  本文设计了空白的催化产氢实验, 比较了MOC-16中各部分及分子笼在催化产氢体系中的作用, 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 傅里叶红外光谱, 透射电镜,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瞬态光电流响应(i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研究了MOC-16和g-C3N4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杂化材料MOC-16/g-C3N4的光催化产氢机理.

10 wt% MOC-16/g-C3N4表现出最高的产氢速率2021 μmol g–1 h–1, 并优于空白对照组的产氢效果, 循环15 h时的TON(Pd)为517, TOF(Pd)值约36 h–1, 与MOC-16均相催化剂相比, 催化剂MOC-16/g-C3N4在产氢效率和稳定性上有明显提升.  形貌结构表征显示, MOC-16不与g-C3N4形成新的共价键, 也不改变g-C3N4原有形貌结构, MOC-16以配合物形式均匀分散在g-C3N4基底材料上.  UV-Vis结果表明, MOC-16/g-C3N4的紫外-可见吸收峰结合了两种组分的吸收峰, 杂化材料的可见光区的吸收峰延伸至700 nm左右.  随着MOC-16负载量增大, 杂化材料MOC-16/g-C3N4的吸光范围越大.  it结果进一步表明, MOC-16和g-C3N4之间存在有效的电子转移.  XPS结果显示, 杂化前后, MOC-16中Pd价态未发生改变, 但峰位置发生位移, Pd 3d的电子结合能分别从343.1和338.0移动到342.6和337.3 eV, 进一步表明杂化后MOC-16和g-C3N4间存在相互作用.  然而经过三轮连续循环产氢后, 部分二价钯被还原为零价, 表明固定在g-C3N4表面的MOC-16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不断流向Pd, 电子消耗缓慢导致Pd-N键的断裂.

我们提出了MOC-16/C3N4复合光催化剂可能的光催化产氢机制.  MOC-16的LUMO和HOMO能级分别为–0.95和1.55 V (vs.NHE), g-C3N4的导带在–1.09至–1.3 V, 价带在1.53至1.4 V之间, 所以光生电子从g-C3N4转移到MOC-16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光生电子转移到MOC-16分子的Pd上, Pd作为助催化剂为H2的产生提供活性位点, 而TEOA作为牺牲试剂, 则在g-C3N4表面消耗光生空穴.

作者介绍

石建英,中山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能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

在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和Energy Environ. Sci.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文献信息:

[1] S. Chen, K. Li, F. Zhao, L. Zhang, M. Pan, Y. Z. Fan, J. Guo, J. Shi, C. Y. Su, Nat. Commun., 2016, 7, 13169

[2] K. Li, L. Y. Zhang, C. Yan, S. C. Wei, M. Pan, L. Zhang, C. Y. Su, J. Am. Chem. Soc., 2014, 136, 4456-4459.

3. Yuanpu Wang, Liang Liu, Dongjun Wu, Jing Guo, Jianying Shi *, Junmin Liu *, Chengyong Su, Chin. J. Catal., 2019, 40: 1198-1204.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