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乙基酰-1氯环丙烷为原料,经氯化、格氏反应、亲核加成、亲核取代、闭环反应制得丙硫菌唑。该路线各中间体收率较高,但最后一步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工业化价值不是很高。
2.5 1-氯-1氯乙基酰环丙烷为起始原料,经格氏反应、缩合反应、硫的亲电加成反应,最终得到丙硫菌唑产品。
在国内大多认为2.5路线合成丙硫菌唑比较合适,在这方面开展研制工作较多。
如陆阳等在新型高效杀菌剂丙硫菌唑的合成研究中,以1-氯-1氯乙基酰环丙烷为起始原料,经格氏反应、缩合反应、硫的亲电加成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丙硫菌唑。缩合反应中对溶剂(四氢呋喃、环己烷、二甲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进行了选择,通过试验发现使用四氢呋喃和环己烷溶剂时得到收率较低(分别为54.7%和56.1%);而使用二甲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则属于非质子偶极溶剂,在非质子溶剂,由于亲核负离子不被溶剂分子包围,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反应。由于二甲基甲酰胺比二甲亚砜溶剂有更高的沸点,更有利于反应,所以使用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比使用二甲亚砜溶剂有更好的收率(分别为75.2%和70.3%)。该作者认为此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工艺条件缓和,工艺转化率和选择性高,操作简便,提纯容易,三废少,成本低,经企业试研究证实是一条较好的工业化路线。
王美娟等也以1-氯-1氯乙基酰环丙烷为起始原料,经格氏反应、缩合反应、硫的亲电加成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丙硫菌唑;但是在缩合反应中用水代替DMF(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更为环保,提高了产率,节约了成本。丙硫菌唑的总收率31.1%,含量达到99.3%。
在上述合成丙硫菌唑产品中都使用邻氯苄基氯制备格氏试剂这一步,而邻氯苄基氯由于其高反应性,而易于自身偶联反应,致使得到产物收率低;虽然在乙醚中格氏试剂产率可达90%,但由于使用的乙醚沸点太低,带来易燃易爆的问题,很难实现工业化生产。
秦永其对丙硫菌唑工艺改进,以γ-丁内酯、邻氯苯乙酸乙酯和1-硫-3-氮杂环丁烷并[2,3,e]-1,2,4-三氮唑(自制)为原料,通过2步反应合成了丙硫菌唑。在整个合成过程中没有使用格氏试剂,避免了偶联反应的发生,同时利用自制的中间体将三唑硫酮结构引入丙硫菌唑中,反应简单,产率高,优化条件下总收率达76.8%。该工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优于用乙醇、甲苯、环己烷),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60~80℃,n(化合物4)∶n(NaH)=1.0∶1.1,优化条件下总收率达76.8%。该工艺设备和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丙硫菌唑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