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自然界的光合作用一样进行有机光化学合成,是合成化学家们的一个百年梦想!在国内外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可见光诱导的有机合成在近十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发展了光致单电子转移(Photo-SET)、能量转移(ET)、质子耦合电子(PCET)等多种光活化模式,而且使得有机光化学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可控、对环境基本无害等诸多优势。
鉴于我国科学家在可见光诱导的有机光化学合成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显著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近期,该领域著名专家肖文精教授、朱成建教授、陈以昀研究员、陆良秋教授以及余达刚教授等接受Sci. China Chem.邀请,合作撰写了综述文章“Visible light-driven organic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in China”,系统总结了我国大陆地区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综述主要从“碳氢键转化”、“含氮杂环合成”、“不对称催化”、“生物相容反应”和“气体小分子转化”等五个方面(如图所示)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可见光驱动的有机光化学合成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阐释。
该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引言
2. 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碳氢键官能化
2.1 可见光促进的sp3碳氢键官能化
2.2 可见光促进的sp2碳氢键官能化
3. 可见光诱导的优势氮杂芳环合成
3.1 可见光诱导的吡咯和吲哚合成
3.2 可见光诱导的吡啶、喹啉、异喹啉和菲啶合成
3.3 可见光诱导的其它氮杂芳环合成
4. 可见光诱导的不对称有机光化学合成
4.1 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辅助的不对称光化学合成
4.2 手性有机金属催化剂辅助的不对称光化学合成
5. 可见光诱导的气体小分子转化
5.1 可见光诱导的二氧化碳转化
5.2 可见光诱导的一氧化碳转化
5.3 可见光诱导的甲烷转化
6. 可见光诱导的生物相容反应
7. 总结
该综述发表于Sci. China Chem. 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