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大连理工郭新闻课题组:铁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中的尺寸效应2020-06-21

▲第一作者:朱杰;通讯作者:张光辉 郭新闻 宋春山;

通讯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论文DOI:10.1021/acscatal.0c01526

 

全文速览

本文基于对Fe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C2+烃的反应路径的探讨,结合原位表征技术,将粒径大小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拆分为对初级反应和对次级反应的影响:Fe颗粒尺寸由2.5 nm增长到12.9 nm时,长链烃选择性升高,副产物CO选择性降低;初级反应在6.1-12.9 nm敏感,小颗粒(<6.1 nm)上几乎只发生逆水气变换(RWGS)反应生成CO,大颗粒上可以生成HCOO*发生甲烷化反应;次级反应为CO的继续加氢,在2.5-9.8 nm范围内,大颗粒上的高配位位点有利于碳链增长。
背景介绍
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烃类化学品,不仅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更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Fe基催化剂在该反应中通常体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相关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加氢对金属颗粒尺寸敏感,Ni、Rh和Ru等催化剂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其上的产物CO 和甲烷的选择性。然而,Fe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的产物相对更加多样,反应过程包含了多个串联和平行反应、以及长链烃氢解等副反应,同时铁基催化剂往往存在氧化铁和碳化铁等多种相态,反应历程和催化剂组成的复杂性给理解Fe基催化剂的尺寸效应带来了困难。为此,大连理工大学张光辉、郭新闻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宋春山等人,对不同大小的负载型碳化铁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碳加氢性能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颗粒尺寸对该过程的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均有影响,并结合原位表征技术进一步讨论了尺寸效应的内在原因。
本文亮点
(1)将Fe颗粒尺寸对二氧化碳加氢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拆分成对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的影响;
(2)结合原位红外光谱(DRIFT)理解Fe颗粒尺寸影响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的原因;
(3)通过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 XRD)等实验结果排除了尺寸引起的还原程度的干扰,并指出氧化铁相比碳化铁对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烃的贡献很小。
图文解析
▲ 图1. 原位XRD谱图。a, b) Fe(12.9)和Fe(6.1)的预还原过程;c, d) 还原后的Fe(12.9)和 Fe (6.1)在CO2加氢中。压力:0.8 MPa。Fe(12.9)表示氧化锆负载的粒径为12.9 nm的Fe颗粒,下同。
Fe颗粒的大小往往同时会引起不同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影响还原程度,进而影响反应性能。我们通过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原位XRD观察到小颗粒在常压下更难被还原和碳化(see SI),但在(0.8 MPa)条件下已观察不到氧化铁的衍射峰、Fe的还原程度明显提高,且Fe(12.9)和Fe(6.1)的还原和碳化速度基本一致(图1)。
▲ 图2. CO2加氢性能。a) Fe(12.9)和Fe(2.5) 经过400 °C和500 °C的预还原;b) Fe(2.5)经过不同程度的还原。反应条件:320 °C, 3 MPa, H2/CO2=3, TOS=1 h。反应前预先用氢气在3 MPa下还原。
同时,当我们提高高压预还原(3 MPa)的温度, Fe(12.9)和Fe(2.5)上的反应性能均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图2a),这表明其上的Fe物种大部分已被还原。进一步,我们对比了Fe2O3(不还原)、Fe3O4(320 °C还原30 min)、Fe5C2(400 °C还原成Fe后反应中生成)的反应性能(图2b),结果表明碳化铁的TOF比氧化铁高20-50倍,且氧化铁上产物只有CO。故,高压还原之后即使存在很少量难以还原的Fe物种,其对反应的贡献可以忽略。
至此,我们通过高压预还原排除了Fe颗粒大小引起的还原度差异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图3. CO2加氢性能。 a) GHSV=300 mL·min-1·g-1; b) CO2 conversion=13%。反应条件:320 °C, 3 MPa, H2/CO2=3, TOS =1 h。反应前预先用氢气在3 MPa下还原。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图3a),随着Fe颗粒由2.5 nm增长至12.9 nm,二氧化碳转化率持续增大,C2+烃类产物选择性增大。转化率固定在13%时(图3b),随着粒径增大,副产物CO选择性由69%降低至49%,甲烷选择性由22%增大至34%,C2+烃类选择性由9%增大至16%。
  
▲ 图4. a, b, c) 产物选择性随转化率变化关系;d) 烃类产物分布(conversion=13%)。反应条件:320 °C, 3 MPa, H2/CO2=3。反应前预先用氢气在3 MPa下还原。
拟合不同空速下产物选择性和转化率的关系并外延至转化率为0时(图4a-c),CO和甲烷的选择性大于0,C2+接近0,表明CO和甲烷是由二氧化碳直接转化来的初级产物。转化率增大,CO选择性降低,甲烷和C2+选择性升高,表明生成的CO可以继续转化成甲烷和C2+,即次级反应。
基于对反应历程的探究,可以进一步将尺寸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拆分成对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的影响。转化率为0时,Fe(2.5),Fe(4.0)和Fe(6.1)上几乎只有CO生成,而当Fe颗粒继续增大至9.8 nm和12.9 nm时,初级产物中甲烷选择性逐渐升高,表明大颗粒上存在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的位点。图4a-c中各直线斜率随Fe颗粒增大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大颗粒有利于进行次级反应。烃类产物分布(CO-free,图 4d)表明,当Fe颗粒由2.5 nm增长至9.8 nm时,链增长因子不断增大;而粒径进一步增大至12.9 nm时,α值基本不变。
尺寸效应同时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随着反应时间增加,Fe(2.5)上的转化率和C2+选择性增大(see SI),然而Fe(2.5)在4 h,10 h和30 h后的反应性能(图4a-c)未落在Fe(2.5)的Sel.-Conv.线上,且穿过了Fe(4.0)和Fe(6.1)的Sel.-Conv.线,表明其转化率的升高并非来自于活性位点的增加(如在反应过程中还原和碳化程度升高),而是小颗粒烧结带来的性能提升。
▲ 图5. a, b, c) CO2加氢的DRIFT谱图;d, e, f) CO加氢的DRIFT谱图。
用较大空速的二氧化碳加氢气氛去探究初级反应(图5 a-c),DRIFT光谱表明,Fe(12.9)上生成HCOO*物种的温度更低,其是二氧化碳直接转化成甲烷的关键中间体;而Fe(6.1)和Fe(2.5)在反应温度下仍存在较多的CO3*物种。次级反应中,Fe(12.9) 在反应温度下可以观察到更多的CH3和CH2基团,以及更多的水和含氧化物中的-OH(图5d-f),这与之前大颗粒有利于发生次级反应是一致的。
▲ 图6. a) CO吸附的DRIFT谱图;b) CO-TPD谱图;c) CO2加氢性能,反应条件:320 °C, 3 MPa, H2/CO2=3, GHSV=60 mL·min-1·g-1,反应前预先用氢气在3 MPa下还原。
次级反应中需要有多个反应位点实现碳碳键耦合,链增长中间体CHx*也需要有hollow sites来稳定。CO吸附的DRIFT谱图(图6a)表明,小颗粒上具有较多配位不饱和的edge/corner等位点,而大颗粒上高配位位点有利于链增长。同时,TPD结果中大颗粒上的CO脱附温度更高,有利于CO的继续转化(图6b)。将该尺寸效应延伸到更高转化率下,在大颗粒上仍具有相对最高的长链烃收率(图6c)。
总结与展望
该工作主要探究了Fe颗粒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烃过程中的尺寸效应,并将其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拆分成对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的影响:RWGS和甲烷化是主要的初级反应,小颗粒(<6.1 nm)上只发生RWGS反应,大颗粒上可以生成HCOO*继续产生甲烷;次级反应为CO的继续加氢,在2.5-9.8 nm范围内,大颗粒上高配位位点有利于碳链增长。同时,该工作指出FeOx相比于Fe5C2对CO2加氢制烃的贡献很小。这些结果为理解复杂反应中的尺寸效应、设计高效铁基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烃类化学品提供了启发。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0c01526
作者简介
朱杰(第一作者),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烃类化学品中的构效关系,以第一作者和合作作者共发表SCI论文8篇,曾在第十七届国际二氧化碳利用会议做口头报告。曾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张光辉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大连理工大学“星海青千”。201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有机化学专业雷爱文教授课题组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Adam S. Hock教授课题组及普渡大学Jeffrey T. Miller教授课题组任博士后研究员,并于2018年加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在Nat. Catal.,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CS Cata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多相催化领域,尤其是二氧化碳、烷烃等小分子的催化转化。
郭新闻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申请发明专利30项,授权15项,SCI收录论文超过300篇,其中包括Chem. Rev.ACS Catal., Appl. Catal. B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分子筛合成与应用、二氧化碳催化转化、MOF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形貌调控、择形催化与选择氧化。
宋春山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能源研究所所长、能源与矿物工程系燃料学科终身教授、化学工程系教授、能源与环境研究院副院长。因为在催化和能源化工研究、特别是清洁燃料、催化、二氧化碳捕集和转化领域的杰出研究贡献,被美国化学会授予燃料化学领域的最高学术奖- Storch Award、George Olah Award、石油化学杰出研究奖以及北美催化协会芝加哥分会的Herman Pines Award和费城分会的催化研究奖等多项奖励。2010年2月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选为该校杰出教授;2011年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最高学术奖-优秀学者奖章(Faculty Scholar Medal)。目前担任Advances in Catalysis的主编和催化、能源化工以及二氧化碳领域的14个研究期刊的编委。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