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姜久兴课题组:Cu-SSZ-52系列催化剂具有高效的脱硝性能2020-11-05

▲第一作者:李芮;通讯作者:姜久兴  
通讯单位:中山大学   论文DOI:10.1016/j.apcatb.2020.119641
全文速览

本文利用SFWCHA结构相似的特点,选用SSZ-52分子筛为脱硝催化剂载体,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x-SSZ-52系列催化剂。脱硝性能评价发现,Cu2.4-SSZ-52催化剂具有宽的脱硝窗口,较好的抗硫性质,以及优异的水热稳定性能,即使在750 oC水热处理10个小时仍然可以维持良好的NH3-SCR性能。

背景介绍

氮氧化物是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它会产生酸雨、臭氧空洞和光化学烟雾等问题。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脱硝技术,其主要核心是催化剂。我们国家于2019年7月1日采用《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以下简称国VI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汽车应符合该标准要求。相对于国五标准,颗粒物要求基本维持不变,氮氧化物的要求降低至国五标准的一半以下。目前,金属(Cu和Fe)交换的分子筛SAPO-34和SSZ-13(CHA结构)具有较好的活性区间(250~450°C)以及优异的N2选择性,因此被广泛关注。其核心专利都被国外大公司所掌握。所以我们国家在推行国VI标准时需要面对森严的专利壁垒。因此,开发除CHA结构之外其他沸石分子筛基的柴油机尾气国VI催化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SSZ-52是具有SFW结构的沸石分子筛,其具有d6rgme笼以及具有一个未被国际分子筛协会定义的大笼,这里命名为sfw。其与CHA结构相似,但又不同。2013年Zone课题组在公开文献JAmChemSoc.2013135,10519−10524中首度报道了SSZ-52的合成,其通过采用多环季铵盐阳离子作为有机模板剂,采用合成出具有SFW结构的SSZ-52,利用Y分子筛作为铝源,135°C晶化7天,合成出SSZ-52分子筛。随后Zone课题组又在公开文献Chem. Mater.201628, 708−711报导通过计算机筛选出三种生成SSZ-52的模板剂,其分别为N-乙基-N-(3,3,5-三甲基环戊基)吡咯烷铵盐,N-乙基-N-(3,3,5-三甲基环己基)吡咯烷铵盐和N-甲基环己烷-N-乙基吡咯烷铵盐,并且实验已经验证这三种模板剂均可生成SSZ-52,其是应用CBV-300作为铝源,硅酸钠作为硅源,在135°C晶化7天合成SSZ-52。但是其合成中模板剂使用的比例较大,不易控制钠的含量,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反应配比。以及对所得到的SSZ-52进行Cu离子交换处理,应用于脱硝反应中。
研究出发点

基于对Cu-SSZ-13文献的大量研究,我们了解到CHA结构的d6rCHA笼有稳定Cu物种的作用,考虑到SFWCHA结构的相似性,我们对原有的SSZ-52分子筛配比进行了优化,其在150°C的条件下只需加热3天可以得到SFW结构,利用离子交换法合成Cu-SSZ-52分子筛,对其进行了NH3-SCR测试,发现Cu2.4-SSZ-52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脱硝活性,其在240,000 h-1的空速条件下,在250–550°C展现出>88%的NOx转化。与Cu2.4-SSZ-13相比,Cu2.4-SSZ-52的高温活性与750°C水热稳定性均高于Cu2.4-SSZ-13,通过实验表征手段进而研究Cu物种在SFW结构中位置以及状态。

图文解析

A.Cu-SSZ-52系列催化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白炭黑和CBV500为硅源和铝源,N-乙基N-(3,3,5-三甲基环己基)吡咯烷铵氢氧化物为模板剂,在150°C的条件下加热三天合成出相应的产品,并对其进行测试以及总结,发现纯相的SFW结构出现在OH/Si>0.9和OSDA/Si>0.07的范围内,然而当OH/Si>1.4出现ANA结构。SSZ-52的SEM图像显示了颗粒具有六角形的棱柱形态和均匀的大小(约2.5 μm)。同时还对样品进行了孔径分布等相关的测试,详情请见文章。
B. 催化剂中的金属环境为了确定催化剂中金属存在的状态,对催化剂进行了H2-TPR和XAFS测试。根据文献调研对H2-TPR分峰如图所示。H2-TPR和XAFS测试结果表明,Cux-SSZ-52催化剂Cu2+-2Z物种的比例占据了主要部分,其有利于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同时SSZ-52只可以与确定量的Cu物种进行交换,过量的Cu交换,会生成CuOx物种。
C. 催化剂的酸性性质研究人员对催化剂进行了NH3-SCR测试,并对其分峰计算。结果发现金属的添加可以导致新的酸性位点的生成以及促进了NH3的吸附量。分峰计算结果表明Cu的添加可以增加总的酸量的19%–21%,同时也提高了强酸性位点的生成,这有利于NH3的储存和NOx转化。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对SSZ-52和Cu2.4-SSZ-52催化剂进行了原位红外分析,条件为100°C进行NH3吸附,150-500°C进行了脱附。发现在944 cm-1和902 cm-1出现了T–O–T的伸缩振动峰,这是归属于NH3吸附在Lewis酸性位点。结果表明,成功引入了SCR活性位点,如孤立的Cu2+ (Lewis酸性位点),同时可以计算出Lewis acid位点的数量从35% (SSZ-52)增加到45% (Cu2.4-SSZ-52)。
▲图5.SSZ-52和Cux-SSZ-52的表面酸性性质

D. NH3-SCR性能,抗硫以及水热老化性能对Cu2.4-SSZ-52催化剂进行了不同空速的测试,发现即使在空速为240,000 h-1的条件下,NOx转化在250–550°C展现出>88%的NOx转化性能。随之对催化剂进行750°C水热处理,发现>80% NOx转化可以在230–450 °C温度范围内实现。因为在实际应用中,NH3-SCR系统中有残留的SO2气体存在于反应气中,因此对反应气引入100 ppm的SO2,发现NOx转化有轻微的降低,但是其仍可以在200–550 °C温度范围内维持>80%的NOx转化。对Cux-SSZ-52系列催化剂在NH3-SCR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Cu离子交换量的增加,其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且Cu2.4-SSZ-52和Cu2.6-SSZ-52的反应速率相似,这与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性能一致。说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Cux-SSZ-52催化剂形成了更多的Cu2+活性物质,同时过量的Cu物种交换会生成CuOx
▲图6. (A) Cu2.4-SSZ-52催化剂在GHSVs为80,000 h-1, 160,000 h-1和240,000 h-1的NOx转化, (B) Cu2.4-SSZ-52-750催化剂的NOx转化. (C) Cu2.4-SSZ-52催化剂的抗SO2性能. (D) Cu-SSZ -52催化剂的SCR反应速率的Arrhenius谱图. 反应条件: [NO] = 500 ppm, [NH3] = 500 ppm, [O2] = 5 vol%, [H2O] = 5 vol%, N2平衡气.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首次通过白炭黑作为硅源并且研究出新的配比合成SSZ-52,对SSZ-52分子筛进行了Cu离子交换,发现Cu2.4-SSZ-52催化剂不仅有着优异的脱硝性能,而且有着较为优异的抗硫和水热稳定性能。NH3-TPD分析表明Cu的引入可以产生新的Lewis酸性位点,有利于脱硝,并且Cu2.4-SSZ-52催化剂具有大量的Cu2+-2Z物种,有利于较好的水热稳定性能。对Cu2.4-SSZ-52催化剂在200°C进行了原位红外分析,结果表明NH3分子是主要的吸附物种,而NOx几乎不被吸附。对反应进行原位红外检测,发现Cu2.4-SSZ-52催化剂中的Cu2+离子(Lewis酸性位点)在NH3-SCR反应中起主导作用。Brønsted酸性位点主要是NH3的存储地,其可以通过转移到Lewis酸性位点参与反应。因此,Cu2.4-SSZ-52催化剂在200°C下的NH3-SCR反应途径主要进行的是Eley-Rideal机理。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elsevier网站:DOI: 10.1016/j.apcatb.2020.119641
参考文献

[1] D. Xie, L. B. McCusker, C. Baerlocher, S. I. Zones, W. Wan, X. Zou, SSZ-52, a zeolite with an 18-layer aluminosilicate framework structure related to that of the DeNOx catalyst Cu-SSZ-13, J. Am. Chem. Soc. 135 (2013) 10519-10524.
[2] T. M. Davis, A. T. Liu, C. M. Lew, D. Xie, A. I. Benin, S. Elomari, S. I. Zones, M. W. Deem, Computationally Guided Synthesis of SSZ-52: A Zeolite for Engine Exhaust Clean-up, Chem. Mater. 28 (2016) 708-711.[3] R. Zhang, N. Liu, Z. Lei, B. Chen, Sel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Various Nitrogen-Containing Exhaust Gases toward N2 over Zeolite Catalysts, Chem. Rev. 116 (2016) 3658-3721.[4] Y. Shan, J. Du, Y. Yu, W. Shan, X. Shi, H. He, Precise control of post-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in-situ synthesized cu-zeolites for NH3-SCR reaction, Appl. Catal. B: Environ. 266 (2020) 118655.[5] Y. Shan, W. Shan, X. Shi, J. Du, Y. Yu, H. H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ctivity and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Al-rich Cu-SSZ-39 and Cu-SSZ-13, Appl. Catal. B: Environ. 264 (2020) 118511.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