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二氢苯并呋喃骨架是一类重要的杂环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Chart 1)。(+)-Conocarpan(A)为君子科植物锥果木中提取出来的二氢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抗真菌和抗锥体虫等活性;2,3,4-三甲基-5,7-二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B)是从柠檬青霉F5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活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Obtusafuran扁柏呋喃(C)是一类简单的二氢苯并呋喃类化合物,主要从黄檀属物种中分离得到,对抗癌标记酶和醌还原酶有强诱导效应;二氢苯并呋喃衍生物(D)为传统药物“龙血”,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Megapodiol(E)可有效抵抗白血病;(+)-Gynunone(F)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活性,主要从食用菌兰屿木耳菜根中分离得到。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合成二氢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方法。如手性拆分、氧化、还原、分子内C—H插入、催化氢化、环加成反应和邻亚甲基苯醌与卡宾的[4+1]环化反应等。这类方法大多需要使用金属或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不涉及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报道较少。硫叶立德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合成子,可作为环加成反应的单碳结构单元。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袁伟成研究员等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研究了2-羟基-β-硝基苯乙烯(1)与硫叶立德(2a~2k)的[4+1]环加成反应,考察了溶剂和温度对反应收率及非对映选择性的影响,以99%的收率和>20/1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2,3-二氢苯并呋喃类化合物(3a~3k, Scheme 1),该反应普适性较好、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为二氢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本文信息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191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602217);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项目 作者简介:张颜萍(1987-),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