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展红光/近红外光 (NIR) 响应的NO供体分子,已有的策略主要包括:(1) 引入具有红光或NIR吸收能力的发色团,(2) 使用上转换纳米粒子或双光子吸收技术等。必须指出,前者通常延长共轭结构通常会导致NO负载含量和水分散性的降低;而后者通常需在极高的激发功率,易造成正常组织光损伤。因此,发展红光/NIR响应和高负载效率的NO递送体系仍然面临挑战。

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将PdTPTBP和NO供体单体化引入胶束内核,所制备的胶束纳米粒子能够在纯水环境中实现红光触发NO释放。在胶束内核中负载环丙沙星 (Cip) 后,在红光辐照下该胶束纳米粒子能够同时释放NO和Cip,具有良好的抗生物膜活性,而对照实验发现相同剂量的Cip无明显抗生物膜活性。体内研究表明,负载Cip的胶束纳米粒子可以有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感染形成的皮下脓肿,实现细菌的杀灭和促进伤口修复的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PdTPTBP在前期的研究中作为光敏剂被广泛用于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作者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红光触发NO释放的机制为光氧化还原催化过程——PdTPTBP不仅可以作为能量转移光敏剂,也可以作为介导电子转移的光催化剂。此工作为发展新型光响应性NO递送体系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策略,有望进一步促进光响应型NO释放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Red Light-Mediated Photoredox Catalysis Enables Self-Reporting Nitric Oxide Release for Efficient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Zhiqiang Shen, Shaoqiu Zheng, Shiyan Xiao, Ruan Shen, Shiyong Liu, and Jinming H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107155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德国应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