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高效、廉价光催化剂
在光催化CO2RR领域,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活性以及选择性仍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且开发廉价、高效的光催化剂仍然是该领域的关键问题。由于光催化反应存在的缺陷,使得只有光催化剂的表层才具有催化活性,因此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例如表面积、暴露活性位点的数量、以及表面电子结构等等对于调控反应的选择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Ni(NO3)2·6H2O与双齿配体2,2 -联吡啶-5,5 -二羧酸进行配位聚合,分别制备了Ni-Ni-MOL和块状Ni-Ni-MOF,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NaOH浓度和较高的镍离子浓度是获得2D MOL材料的必要条件(图1)。


为了拓展和验证双金属超薄片层结构的适用性,还合成了具有不同金属种类的Ni-Co-MOL和单金属位点的Ni-s-MOL。CO2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些材料中,Ni-Ni-MOL表现出最高的CO2吸收能力,其次为Ni-Co-MOL(图3a), 这主要与其高密度的金属活性位点有关。线性伏安测试结果也表明,Ni-Ni-MOL具有相对更高的电流密度。



Dr. W.-J. Wang, Y.-K. Zhang, A.-G. Wu, Prof. Dr. L.-N. He
本文第一作者为南开大学王伟佳博士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chem.2022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