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发表在Nat. Chem. Biol.上的论文,题目为“Engineering covalent small molecule–RNA complexes in living cells”,通讯作者是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的Alexandra Lusser教授和因斯布鲁克大学的Ronald Micura 教授, Lusser教授致力于染色质组装与重塑领域的研究,Ronald Micura 教授的研究方向是RNA的化学修饰。

在RNA研究中,理解RNA的功能和动态行为对揭示生物过程至关重要。在精确标记和追踪RNA动态方面,传统的非共价标记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已有基于探针的技术用于识别反应性RNA,这些方法反应慢、效能差,或依赖光激活;并且,现有的技术通常依赖蛋白酶或复杂反应,难以普适应用。因此,开发不依赖蛋白酶的小分子共价标记技术,成为提高RNA研究精度和应用潜力的关键挑战。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探索了一种基于结构引导的方法,通过将配体修饰为具有亲电基团,使其能够与RNA结合位点的鸟嘌呤发生反应,从而将小分子配体共价连接到其对应的RNA靶标上。

作者首先在已充分表征的preQ1 I型核糖开关(preQ1-I)上开展研究。preQ1-I具有特定的配体结合口袋,作者对该结合口袋进行了详细评估,发现7-氨基甲基-7-脱氮嘌呤的氨基甲基基团适合通过一个短链(三个碳原子长)的手柄进行亲电衍生化,这一衍生化可以使其与鸟嘌呤-5(G5)的N7发生亲核反应。作者选择短小的3-溴丙基手柄,非常适合与N7-G5亲核体发生SN2反应;同时,核酸碱基类似物的配体衍生物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与RNA的结合。因此,作者合成了配体Brc3DPQ1,与preQ1 RNA在接近生理条件下孵育时,获得了大量的RNA加合物,并通过优化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反应产率。接下来,作者通过高分辨质谱确认了在核酸上的修饰位点为G5核苷。接下来,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对连接子长度、离去基团的种类、反应的位点以及不同类型RNA结构进行测试,揭示了烷基化反应的关键因素。通过这些实验,作者深入了解了影响preQ1核糖开关烷基化反应的多个因素,并为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荧光激活适配体(FLAPs)已经发展成为可对活细胞中的RNA进行成像的一种高效工具。但目前开发的FLAPs系统,它们的荧光分子与适配体是以非共价方式结合的,容易被洗脱导致荧光信号丧失,因此,作者开发了一类新的共价FLAP系统。作者选择了Pepper适配体,能够识别类似于绿色荧光蛋白的染料分子HBC,通过三维结构分析,作者发现Pepper适配体的结合口袋可以与HBC的反应性手柄发生化学反应,并设计出了一种3-溴丙基修饰的衍生物Brc3HBC。进一步的优化通过将溴化物换成甲磺酸酯(MsOc3HBC),提高了溶解度并进一步增强了反应速率和产率。此外,作者还生成了带有第二个功能基团的Pepper配体,用于生物正交化学反应,从而pull-down目标RNA的相互作用组。
作者设计了两个质粒用于在人类293T细胞中表达这些适配体,并通过转染和配体处理,实现了适配体与配体的稳定共价结合。接下来,作者通过实验表明,MsOc3HBC配体能够稳定地与Pepper适配体共价结合,并且在细胞内保持较高的信号强度,克服了非共价配体在细胞洗涤过程中的信号丧失问题。进一步的超分辨率显微镜成像表明,Pepper RNA在核斑点周围形成明确且动态的结构,表明该系统能可靠地跟踪RNA在细胞内的运动,而不受配体交换的影响。
总之,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共价连接RNA适配体与小分子配体的新方法,增强了细胞成像和RNA动力学研究的稳定性与灵敏度,并可应用于RNA富集与药物靶向,推动了RNA药物开发。
本文作者:ZJ
责任编辑:WYQ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4-01801-3
文章引用:10.1038/s41589-024-01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