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徐志康、杨皓程团队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Seth Darling博士合作,对膜材料与器件中“Janus优越性”概念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入阐释了其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为应对该领域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值得关注的是,该团队于2016年以Minireview形式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该领域首篇综述论文。历经十年研究,该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关键问题得以解决,相关解答与进展均在本次发表的综述中详细呈现。
该综述从材料基础出发,首先介绍了Janus膜不同制备方法的设计思路与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利用界面与物理梯度引入非对称性的策略,并讨论了基于不同原理的膜结构调控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其规模化制备的潜力。随后,综述聚焦于Janus膜相较于均质分离膜性能优越性背后的物理化学机制,包括不同表面浸润性导致的表面流体热力学状态差异、流体在不同性质孔道中的传质差异,以及纳米尺度下不同浸润性通道的热力学效应。



Prof. Hao-Cheng Yang, Yi-Zhou Chen, Kai Li, Xin-Yu Guo, Qi-Rui Jiang, Dr. Seth B. Darling, Prof. Zhi-Kang X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5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