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理工大学的鲁统部教授、张敏教授和中山大学的王嘉蔚副教授合作,将一系列酞菁钴催化剂固定在无铅卤化物钙钛矿Cs2AgBiBr6纳米片上,并对钴催化剂的锚定进行了精细控制。其中在可见光驱动下,羧基锚点组装的分子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最优的人工光合作用性能,包含CO2还原成CO反应以及水氧化生成O2反应,电子消耗效率高达300±13μmol g−1h−1,是未修饰的Cs2AgBiBr6的8倍以上。除了提高本质活性外,我们还通过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Cs2AgBiBr6在Bi原子处产生的电子可以通过羧基锚点定向转移到钴催化剂上,极大地促进了界面电子转移动力学,大幅提升了光催化性能。



此外,还设计了多个非原位或原位光谱实验,并结合第一原理性计算,证实了CoTCPc的羧基锚定基团可以精确锚定在CABB的Bi原子上,构建了光生电子向CoTCPc催化剂定向转移的最佳途径,从而大大加快了界面电子转移动力学,最终实现了人工光合作用的高效率。

Jin-Shuang Zhao, Yan-Fei Mu, Li-Yuan Wu, Zhi-Mei Luo, Lucia Velasco, Maxime Sauvan, Dooshaye Moonshiram, Jia-Wei Wang, Min Zhang, Tong-Bu L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0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