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余志鹏教授团队在生物正交光点击化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巧妙地融合了两条独立且激发波长不同的光化学反应途径:一方面,成功实现了悉尼酮光解重排生成腈亚胺(NI)1,3-偶极体(λ1);另一方面,实现了七元硫杂环偶氮苯二氧化物(DBTDD)的Z-异构体向高环张力的E-异构体的光开关调控(λ2),从而原位生成了瞬态高环张力的活性亲偶极体。基于协同作用,团队开创性地开发出一种双波长交叉激活的光点击反应系统。该系统利用光能原位加速反应进程,不仅实现了高时空分辨率的生物正交修饰,还避免了传统生物正交反应中环张力分子在活体环境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通过这一创新策略,团队成功实现了人工磷脂分子在活体细胞膜上的微米级精准修饰,为细胞膜的动态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作者发现DBTDD修饰的磷脂分子(DBTDD-PL)在双波长同步光照射下,相较于DBTD修饰的磷脂分子(DBTD-PL),展现出更高的光加速标记效率(18.3倍对比3.1倍,图3f-g)。这一特性使得DBTDD-PL特别适用于活细胞膜的多维协同光控生物正交偶联应用。此外,借助数字微镜技术实现双波长光刻刺激,作者成功实现了1.3微米分辨率的细胞膜节段示踪(图3h)。这充分证明了DBTDD在探索活体系统中光能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总体而言,七元硫杂环偶氮苯二氧化物作为一类合成简单且稳定的光开关分子,与悉尼酮协同组成双波长相交光控制的光点击系统,为三维高精度活细胞成像和生物材料原位光打印研究提供了新的化学基础。



Zhihao Liu, Cefei Zhang, Sitong Li, Dr. Yuqiao Zhou, Fengying Lan, Prof. Dr. Xiaohu Zhao, Prof. Dr. Zhishan Su, Prof. Dr. Changwei Hu, Prof. Dr. Pengchi Deng, Prof. Dr. Zhipeng Yu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刘志豪和博士研究生张策飞,通讯作者是苏志珊教授、邓鹏翅教授和余志鹏教授。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5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