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Angew. Chem. :红外自由电子激光振动光谱解析Fe3O4表面Ni单原子吸附位与氧活化2022-07-04
负载单原子催化是当今多相催化研究的热点前沿。其中,氧化物负载单原子是一种典型的单原子催化剂体系。但氧化物表面结构复杂,表面氧离子随化学环境的差异会产生多个单原子的锚定位点。而清楚地阐明单原子中心与衬底表面晶格氧的结合位点在单原子催化剂的表征中依然存在巨大的挑战。常用的电子显微镜与基于X射线的散射方法是用于粉末催化剂的常用手段,但对表层的氧原子探测不够敏感。而基于扫描探针显微的技术可以用于平整表面单原子模型研究,但是氧化物表面成像衬度往往复杂。这些局限极大地阻碍了高选择性、高稳定的负载单原子中心的理性设计。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弗里茨-哈勃研究所(Fritz-Haber Institute)的刘云博士, Kuhlenbeck博士,Roldan教授与俄罗斯斯科科尔沃研究中心(Skolkov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韩仲康博士、Levchenko教授合作,作者以单晶Fe3O4(001)薄膜负载Ni和Au单原子为体系,利用基于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表面作用光谱(surface action spectroscopy, SAS)新技术,获得表面敏感的氧化物及其负载单原子最表层晶格振动指纹;再结合DFT理论计算,成功地解析了单原子Ni和Au在Fe3O4(001)落位:虽然有三种表面晶格氧存在,但Ni和Au选择性地与其中一种晶格氧发生结合,该种表面晶格氧仅与八面体铁阳离子配位。进一步,他们发现,Ni顶戴原子(Adatom)可活化O2为超氧酸物种,而次表层的Ni物种与干净Fe3O4(001)均无低温活化O2的能力。

图1 纯Fe3O4(001)表面结构与三种表面晶格氧的区分。

首先,作者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表面作用光谱(SAS)获得了干净Fe3O4(001)表面的结构。STM图像中看到的亮点是Fe的位置,因此无法成像出氧原子的位置。

但是从图1b中可知,该表面存在三种配位不等价的表面晶格氧,Ou,Oi和Oz,哪种晶格氧原子可以负载单原子呢?

结合DFT理论计算的模拟,作者发现纯Fe3O4(001)表面的SAS振动强度贡献可以归属到某一种或两种表面晶格氧特异性振动偏移,如图1c中所示黄色箭头显示,~520 cm-1 的振动峰强度主要来自于表面晶格氧原子(Oz),该氧原子仅与八面体Fe配位。

图 2 Fe3O4(001)表面负载Ni单原子的STM与SAS表征。

在室温沉积Ni之后,作者得到了单原子分散的Ni物种,该单原子物种的分散性可以从STM图像中看出(图2 a-b)。

STM图像无法提供氧原子的位置信息,因此该Ni物种与表面成键信息无法从STM图中直观地得出。

作者利用SAS进行了表面晶格振动指纹的探测,结果发现在沉积一个单层Ni原子之后,~520 cm-1 的振动峰基本完全消失,而当Ni或者Au的单原子在低覆盖度时,~520 cm-1 的振动峰也出现劈裂的行为。DFT模拟也证明,只有将Ni吸附在两个Oz氧原子的桥位上,该Fe-Oz的振动强度会趋于零。这也证明了Ni与Au单原子优先与表面的Oz原子发生键合。

图 3 利用TPD和SAS探测Fe3O4(001)负载单原子Ni物种的氧活化活性。

最后,作者利用程序升温脱附谱与同位素O2吸附SAS振动谱进一步证明了,当有顶戴Ni单原子存在于Fe3O4(001)表面时,分子氧可以在该表面可以活化成超氧酸物种(图3c),该脱附温度在242K和270K左右(图3a)。DFT也证明了Oz位点负载Ni单原子可以产生多种超氧酸吸附(图3d-f)。但是,若将Ni- Fe3O4(001)表面加热到420K以上,顶戴Ni单原子会内嵌入Fe3O4(001)的次表层阳离子空位中,失去了低温活化O2的能力。

总之 ,该工作中,作者利用新近发展的基于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表面作用光谱新方法获得了固体表面的最表层晶格振动信息。该振动信息是固体表面的指纹,不仅可以判断氧化物本身的原子结构,也可以辅助确定负载单原子的吸附位点和探测表面的高活性分子吸附物种。这为复杂的单原子催化剂的表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文信息

Adatom Bonding Sites in a Nickel-Fe3O4(001) Single-Atom Model Catalyst and O2 Reactivity Unveiled by Surface Action Spectroscopy with Infrared Free-electron Laser Light

Yun Liu, Zhongkang Han, Sandy Gewinner, Wieland Schöllkopf, Sergey. V. Levchenko, Helmut Kuhlenbeck, Beatriz Roldan Cuenya

本文第一作者为刘云博士和韩仲康博士;通讯作者为刘云博士和Kulenbeck博士。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202561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