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J. Am. Chem. Soc. | 基于C–S+键的可逆无痕Met修饰策略2025-06-30

分享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文章,题目为“Rapid C–S+ Bond Cleavage via 1,6-Benzyl Elimination for Traceless Modification of Bioactive Peptides”,本文共两位通讯作者,分别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万阳教授、海军军医大学李翔教授。万阳课题组聚焦于开发一般性的多肽与蛋白质修饰新方法,以实现对多肽与蛋白质的结构优化、药物递送及功能调控等目的;李翔课题组致力于多肽药物化学方向的研究。

 

1

 

肽和蛋白质在治疗应用和生物工具中具有重要地位,选择性修饰生物分子对于构建明确定义的结构至关重要。目前,可逆修饰的研究相对较少,尽管其在设计刺激响应系统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蛋氨酸(Met)作为一种广泛但低丰度的氨基酸,由于其硫醚基团的亲核性较弱,相关研究较少。然而,其低丰度和独特活性使其成为晚期可逆修饰的理想靶点。

 

2

 

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 Met 的可逆化学修饰策略。通过选择性烷基化含Met的肽,在弱酸性条件下形成稳定的C−S键,该键可通过1,6-苯甲基消除快速断裂,实现无痕修饰。

为验证这一假设,研究团队合成了化合物1,其与Met底物反应生成硫鎓衍生物Met-1,用三 (羟丙基) 磷 (THPP) 处理可在5分钟内定量释放Met残基,证明了C−S键断裂的有效性。

 

3

 

基于此策略,研究团队探索了其在生物领域的多种应用。在抗菌肽Macropin的PEG化前药构建中,与化合物6反应形成硫鎓Mac-6,再与mPEG2000结合得到PEG化肽Mac-6-mPEG2000,其在THPP作用下可快速去PEG化,恢复Macropin。相比高溶血性的Macropin,PEG化前药显著降低了溶血性,提高了酶稳定性,且在THPP激活下恢复了抗菌活性。

在肽-肽抑制剂共轭物(PPICs)构建中,将肽抑制剂BAD与细胞穿透肽TAT通过酯酶敏感键连接,形成PPICs。结果显示,BAD-7-TAT在猪肝酯酶作用下可快速释放母体肽BAD,展现出比非可裂解共轭物BAD-8-TAT更高的细胞毒性,表明该修饰策略能提高PPICs的膜渗透性和治疗效果。

此外,该策略还实现了双硫鎓可逆固定肽的设计,通过双重1,4-苯甲基消除实现快速去烷基化,为设计治疗性肽提供了新思路。在神经肽的生物正交控制中,以物质 P(SP)为例,通过与化合物6反应引入硫鎓基团,再与正电肽结合,形成可响应Staudinger反应的共轭物 SP-6-RG12,其EC50值较SP大幅降低,经THPP激活后活性可大幅恢复。

9

总之,这项工作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Met的无痕修饰策略,通过选择性烷基化形成C−S键并经由1,6-苯甲基消除快速断裂,成功应用于抗菌肽前药、PPICs、可逆固定肽和神经肽调控等多个领域,为化学生物学和药物递送领域提供了新方法。

本文作者:TZS

责任编辑:WYQ

DOI:10.1021/jacs.5c04329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5c04329